高雄不動產 持續加溫

作者: 【記者陳秋香/高雄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2月26日 上午12:00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昨(二十五)日日辦理十三標市有房地開標作業,吸引二百多名投資人到場觀禮,氣氛熱絡,本次共收到六十份投標封,標出十二標,進帳二十一‧二四億元,標脫率九十二‧三%,平均溢價率十五‧三%,標售成果亮眼。財政局表示,標售土地不是為了賺取一時的售價收入,而在於以公有的土地資源交與出價最高的得標人,運用民間力量以發揮帶動相關經濟活動,藉由釋出閒置卻具市場價值之既成開發區內住宅、商業用地供民間開發,帶動週邊都市區域的再發展,充裕稅收挹注市政建設之財源。

財政局指出,本次第一標位於仁愛一街八十八號旁商五土地,溢價率四十‧五%最高,共九人搶標,每坪單價七十六‧九萬元次高,第二標位於和平一路寒軒飯店對面住四特商二土地,十人搶標,溢價率四十一‧六一%次高,每坪單價五十一‧三萬元。第五標位於和平一路尚義街一九0巷口,鄰近大統百貨和平店,屬商四土地,一人投標,每坪單價八十二‧九萬元最高,第三標同樣鄰近大統百貨和平店,屬住四特商二土地,五人投標,每坪六十六‧三萬元。最受投標人青睞為第六標,位於福壽街河南路十一巷口,鄰近三信家商住三土地,共十二人搶標,溢價率三十四%,每坪單價四十八‧一萬元。第七標前於一0二年十月十五日標售,得標人棄標本次再次推出,位於光明街四十八巷商二土地,鄰近大立百貨及漢神百貨,二人投標,以每坪單價六十六萬元標脫,溢價率二十六‧七%。第九標位於三民區河北二路旁特商二土地,六人搶標,以每坪七十一萬元標脫,溢價率三十六‧三%,第十標位於三民區民族大樂對面住五土地,七人搶標,每坪七十五‧八萬元,溢價率三十八‧三%。

財政局表示,這次唯一未標脫之第四標,位於七賢一路和平一路口,鄰近大統百貨和平店,區位良好且為商五土地,將於檢討底價後再擇期推出。本次標售成果已刊登於財政局網站首頁「最新消息」,洽詢電話為○七-三三七三○八七。

……..文章來源:按這裡


警訊 陸70城市房價突現緩漲

作者: 記者郭芝芸╱綜合報導 | 旺報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5:50

旺報【記者郭芝芸╱綜合報導】

大陸70大中城市房價經歷各種調控,馬年開春,房價漲幅終於出現首次放緩!大陸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1月大陸70大中型城市房價漲幅,雖仍有69個城市延續過去漲勢,但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年增率從9.9%降至9.6%,這是過去1年半來房價漲幅首度放緩。

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陸樓市漲勢放緩,不僅「多頭」司令任志強改口警告,今年房價漲幅將大幅下滑,香港《南華早報》在稍早一篇評論也警告,繼香港樓市出現蹦級式(高空彈跳)降價後,大陸全國大面積出現樓市成交萎縮,「我們彷彿已聽到了冰山碎裂的喀嚓聲!」

4大城月增率回落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新建住宅價格年增率上漲的城市依舊達到69個,且房價已連續13個月上升,但年增率漲幅卻有所放緩,4大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比去年12月均有回落,分別為1.8、1.0、1.5和2.1個百分點;天津等31個二線城市同比平均漲幅比去年12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數據上看,1月70個大中城市月增率平均漲幅由去年12月的0.51%微降為0.49%,有25個城市月增率漲幅有所回落。其中,北、上、廣、深4大一線城市,月增率更出現回落,平均漲幅較去年12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兩建案接連大降價

而除了新建商品房價漲勢放緩外,70個大中城市的二手房價,月增率回落的城市也增多。資料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3個,持平的城市有9個,上漲的城市有48個。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指出,在部分城市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道、增加保障房供應下,房價延續漲勢趨緩的態勢,且另一方面,受到信貸政策收緊、庫存壓力等因素,成交量回落,導致部分城市房價漲幅進一步收窄。

房價漲幅首度放緩,似乎警告房市結束多頭時代,也敲響房市崩盤的警鐘。開發商此前大舉投資購地引發市場擔憂其流動性問題,而部分中小城市庫存較高的房企,疑慮未消,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房市打響降價第一槍,兩建案接連降價,破5折,引發老主顧砸店;而經濟發達區域的著名「鬼城」常州,也有開發商斷臂求生,掛出每平方米人民幣5千多元的建案。

……..文章來源:按這裡


銀行收傘 房地產股暴跌

作者: 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5:56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受到大陸銀行暫停房地產開發商貸款業務、與1月份房價成長減緩等利空消息衝擊,大陸股市昨(24)日開低走低,房地產板塊更暴跌近5%,多家券商也開會討論房地產走勢。

上證綜指昨日下跌1.75%,以2,076.69點收盤,險些跌破2千點關卡,深圳成指更重挫2.68%,以7,542.53點作收。銀行暫停房地產相關貸款的傳聞,則被視為是引發大盤恐慌性暴跌的主因,共6檔房地產類股以10%跌停幅度收盤,就連保利地產、萬科A等大型建商的跌幅也超過6%。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福建興業銀行已經收緊甚至暫停部分房地產的貸款業務,並要求關注房地產風險,就連交通銀行、中信銀行也傳出類似的規定,使得大陸多家券商在上個周末分別舉行會議討論房市走向。

21世紀報道引述券商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說法表示,的確有銀行要求在今年3月底以前暫停房地產供應鏈金融業務、夾層融資業務、房地產開發貸款,但預估其他銀行跟進的可能性很低。

華爾街日報引述莫尼塔投資發展(CEBM Group)的分析,投資人認為銀行收緊放貸,是對房地產行業可能下滑的預防措施。

大陸官方昨日公布的1月份房價也出現漲幅減緩的現象,顯示房價上漲的動能正在消退。

路透指出,今年1月份大陸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的平均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9.6%,連續13個月上升,卻是2012年中以來首次出現漲幅減緩,加上相關貸款持續偏緊、部分地方加大調控政策等因素,使得市場普遍預估房價上漲的動力將有所減弱。

……..文章來源:按這裡


編•輯•室•報•告-房價到底跌不跌?

作者: 王榮章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20日 上午5:55

工商時報【王榮章】

國內房價到底會不會跌?從2007年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率先喊空房市以來,這個難解的習題就就一直困擾著許多民眾。的確,從2003年SARS結束、房市邁向復甦以來,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之外,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人對房市抱持保守、悲觀的看法,但這一次,房價真的會跌嗎?

從去年底開始,相關財經首長不約而同跳出來砲打房市,又是強弩之末又是泡沫的,加上財政部趕在農曆年前宣布祭出「豪宅稅」,規定只要雙北市房價超過八千萬、其他地區五千萬的豪宅交易,若沒有舉證成本,今年五月報稅時,就要以售價的15%認定為交易所得來課稅,估計「豪宅稅」將因此提高2至3成;官方一連串的打房論調與政策,讓房市籠罩一片低氣壓,也讓看空言論更加甚囂塵上。

根據調查,去年底金融海嘯滿5週年後,全球房地產市場都已回到海嘯之前水準,平均房價比2008年最高峰時還貴4%,顯示房價高漲舉世皆然,並非台灣獨有的現象;而統計過去一年,兩岸三地房市表現都很紅火,中國、香港、台灣的房價漲幅分別達21.6%、16.1%、15.4%,在全球市場都名列前茅。

但不可諱言,這波房市除金融海嘯時短暫回檔外,已走了近11年多頭,漲幅相當可觀,加上政策面明顯偏空,房市的確到了高度警戒的時刻。不過弔詭的是,現階段不論看多或看空者,都可以找到很好的理由!先說空方論點,除了上述漲幅已高出現泡沫疑慮、及政府持續打房外,主要論點是美國QE開始退場,資金將自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撤退;以及隨之而來的升息壓力。

但看多者似乎也有恃無恐,主要理由包括:

1、低利率環境依舊。各界雖預期利率若升至4%,房市將遭重擊,但台灣只是全球利率走勢的追隨者而非決定者;此外,以國內低迷的景氣狀況,4%的利率水準不只針對房市,也將是整體經濟不可承受之重。

2、資金依舊無處可去。國內投資機會、管道有限,房市仍是游資最主要的去處,而且看不出此趨勢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3、成功經驗法則。許多房地產業者私下認為,市場再怎麼壞也不可能比金融海嘯時還遭,而根據國泰地產指數資料,海嘯時台北市的可能成交價,僅由每坪55萬下跌至51萬就止跌回升、跌幅僅7%,而此一數字到去年底已漲到每坪81.25萬元。

另一個大家不願明講的,是陸資根本還沒真的來,有朝一日若「真正」開放陸資來台買房,台灣房價恐怕還有得漲,而這也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看好台灣房市會有一次大爆發的主因。

2011年初,我在採訪時任政大教授的張金鶚時問道「外界有人批評,許多年輕人因為聽信你的話,錯失了買房時機,可能因此永遠買不起…」,張教授沈默片刻後回答「我只能堅持說對的話,我也不會因此改變我的看法」。張金鶚可以說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但包括中、星、港在內的許多國家、地區,政府越打房價越高,跌碎一堆專家學者的眼鏡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個人的看法是,市場自有它的邏輯,學者、官員的打房論調聽聽就好;如果有需要也負擔得起,隨時都可以買房,千萬不要想去賭房價的高峰和谷底。

……..文章來源:按這裡


1/3被法拍 3樓透天厝保不住

自由時報 – 2014年2月21日 上午6:10

〔自由時報記者王定傳、曾健銘/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區李姓三兄弟各擁有一棟3層樓祖厝(約38坪)的3分之1所有權,未料,其中一人因債務問題,導致他的部分遭法拍,被林姓婦人以256萬標下,要求變賣分錢;李家兄弟因無力購回,新北地院法官審酌雙方利益等因素後,判應變賣整棟建物與土地,所得價金平均分配,可上訴。

當地房仲業指出,較少聽聞這類案件,但若無法達成協議,整棟變賣或許是上策;這棟透天厝,1至3樓,市價不同,預估整棟售價落在1千多萬;法界人士指出,有許多投資客專門標這類房屋賺差額。

判決書指出,爭議房屋在三重區三和路4段巷內,土地約13坪,房屋有3層樓(3樓為加蓋),合計約38坪,僅一個出入口,須經1樓室內樓梯才可達2、3樓,各層樓地板面積不大。

去年,林婦花256萬元標下房屋的3分之1持分,李家另2名兄弟仍有3分之2持分,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因而告上法院;林婦主張,房屋僅一個出入口,土地、房屋都不大,若原物分割,土地將變成畸零地,無法利用,遂請求變價分割,所得價金平均分配。

李家兩兄弟主張已住40餘年,房屋不只是經濟價值,還有生活的回憶,但憑經濟能力,實在無法購回,若一定要分割,他們願將一樓讓給對方使用。

法官審理認為,爭議土地、建物不大,若原物分割,雙方可分得的面積很小,有損使用價值與經濟效益,若依李氏兄弟主張分割建物,將使法律關係複雜,影響各分得人生活,也非良策,且李姓兄弟無能力購回,遂認為透過市場變賣,使不動產市場價值極大化,較適當。

記者昨訪李家,應門的中年婦女自稱是李姓屋主的朋友,對此事只說「不清楚」!

……..文章來源:按這裡


偷料、漏填保證金 合建風險「藏」合約

作者: 韓上棆 | TVBS – 2014年2月20日 下午6:50

跟建商合建蓋房子,契約可得看清!律師提醒,契約書中必須記載保證金,避免建商違約,民眾求償拿不到錢,另外要小心,有些不肖建商把地主保留戶,用比較差的建材,房屋品質差,或是把「土地持分」灌水,讓地主多繳地價稅,要避免糾紛,最好要求建商付履約保證金,讓第三方幫忙監督!來到台北市臨沂街,小巷子慢慢蓋起豪華大樓,大理石外牆,門面氣派,一旁新建案,工人加快手腳施工,大吊車將鋼筋吊起,蓋房加快腳步,最近,更傳出有建商看上附近的老舊公寓,15年前800萬的房子,售價瞬間漲了5,不論都更或合建,這張契約書,屋主和地主可得看清楚。

過去,曾有建商在合建契約書,偷偷動手腳,擔保規定只要求確實施工、注意安全和負擔建造成本,卻沒有寫清楚保證金是多少,明明建商違約,民眾可以沒收保證金,但究竟賠多少錢沒寫,爭吵不停,鬧上法院!正確要像這樣,2千萬保證金,白紙黑字寫清楚。律師周武榮:「建商的保證金並沒有載名,但是在違約的狀況下,卻寫明說,建商違約地主可以解除契約,並沒收保證金,但是沒收保證金的金額是多少呢?等於是零。」不論都更還是合建,一般來說,屋主要不是選擇保留幾戶自己用,就是把蓋好的房子交給建商賣,雙方訂契約拆帳,合約書沒註明清楚,風險跟著來,像是把多一點的土地劃分給屋主,結果地價稅每年繳得比其他鄰居多,或者建商在材料動手腳,屋主選的房子用比較差的建材。律師提醒,最好的方式就是繳交一筆履約保證金給建築公司或銀行,讓他們一起幫忙監督建商,否則契約裡的魔鬼細節一疏忽,求償無門!

……..文章來源:按這裡


高雄駁浮編年度預算

作者: 【記者陳秋香/高雄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2月17日 上午12:00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表示,市府一○三年度預算中五十五億五千萬元土地售價收入,係參考一○二年度預算達成率,在合理的範圍內編列,用以支援市政建設,絕無浮編之情形。

根據昨(十六)日報載,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針對高雄市政府一○三年度預算土地售價編列五十五億五千萬元係浮編預算及所謂「殺雞取卵」,與實際狀況不符,特予澄清。

財政局表示,由於過去高雄市議會對五百平方公尺以上市有土地出售的限制,在一○一年六月解除限制之前,市有土地出售的成果相當有限,但自從議會解除限制後,於一○一年通過議會審議的處分案,已逐漸顯現出具體成果,以一○二年為例,土地售價預算三十二億四千萬元,實際執行結果三十九億一百萬元,達成率一百二十%,更顯見民間投資需求強烈,在參考上述一○二年順利的執行狀況下,加上新通過議會審議的標售處分案大多數將於今(一○三)年逐案排定期程標售,高雄市政府對於今年編列的財產售價收入預算之達成,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財政局指出,土地資源應配置於公部門或由民間運用不可一概而論,在適當的時機釋出土地資源,交由民間以更有效率及創意予以開發利用,創造乘數效果,對本市經濟發展更有助益。

……..文章來源:按這裡


房仲:建商開價將更貼近市場行情

作者: 陳宥臻╱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15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陳宥臻╱台北報導】

內政部研擬預售屋買賣契約簽訂後30天內須實價登錄。建商、房仲皆表示對民眾有利。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上市公司為避免開價與成交價價差過大,影響外界觀感,昔日預售案「開價嚇死人,成交價笑死人」狀況會改善。

不過也有業者透露,成屋簽約登錄實價,多一件一件辦理,但建商可能整批辦,以代書辦理1件1萬元的費用計算,100件即達百萬,可能會有1案公司等不肖建商以大不了代付罰款了事方式,要求代書做假,延期登錄。

信義房屋指出,新制實施,將加速實價揭露的「即時性」,就像去年揭露的豪宅案「文華苑」,即是1~2年前的價格,民眾無法確實了解房價。

信義房屋主管表示,預售屋若透過代銷業者賣,會是結案時登錄實價;若是建商自己賣,只須在交屋時登錄,由於預售案到成屋通常耗時2~3年,因此揭露的預售屋售價,會有「時間差」,與現況市值不符。

對建商而言,更嚴格的預售屋實價登錄政策,將改變價格策略。市場人士表示,建商為避免開價與即時登錄的價格有太大落差,會將預售屋開價更貼近市場行情,減少漫天喊價的狀況。

長虹建設財務長陳茂慶表示,若實施更嚴格登錄方式,不僅預售屋價格能夠透明公開,也能縮短議價時間,甚至是不二價,非常樂見。

信義房屋主管補充,現在預售屋1年的案量達數百億元,但台北市預售屋的實價揭露,少的可憐,甚至有的行政區還沒有資料。新北市則因合宜住宅的案件登錄多,所以資訊較多,但也沒有實質意義,因合宜宅價格本來就較低。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白菜價」大陸房價新說法 成交挫6成

TVBS – 2014年2月13日 下午9:26

溫州的房地產在短短幾年內,從全國漲幅第一到全國跌幅第一,現在已經連續29個月下跌,累積跌幅已經4成多,房產泡沫破裂讓投資客損失慘重,很多都是用腰斬的價格在賠售,但是建商降價的速度更快,他們因為成本低,所以採用低價策略推新案,結果溫州的新建房銷售又出現火爆的情況。

走在溫州大街上,可以看到很多房地産仲介打出了誇張的廣告,像是資金週轉急賣、白菜價出售、大降價等等,但是這些二手房的成交卻非常清淡。溫州房產仲介:「我們的成交包括待客量的話,比以往少了很多,幅度大概在50%、60%差不多。」房地產泡沫讓溫州房價連續下跌29個月,當初把房子當投資標的人現在倒大楣了。溫州房產仲介:「最慘的有局部把房産質押給銀行,或者質押給債權人。」即使還沒抵押給銀行,眼看著房價下跌,很多投資客也受不了這位炒房的大嬸,就把自己房子的售價打了對折,就是希望趕快把房子賣出去。溫州炒房客:「原來4萬3買的房子,現在最低房價1萬9了。」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員陳鴻:「1萬9,不一定不只。」溫州炒房客:「你説賣2萬,他們就要1萬9買,你說1萬9賣,他就要1萬8買,就沒有辦法,等於是買方市場。」投資客想要忍痛低價殺出,大家可能以為建商的日子恐怕也不好過,其實並不是,建商現在還在積極推案,因為土地成本低,他們即使降價還是有獲利空間,因此採用薄利多銷的方式推出低價的新房。溫州開發商柳海濱:「這個樓盤我們分成2期開,每期當天就銷售完畢了,清盤了。」購房者楊強容:「第一次推出來的時候,反正會場上都擠爆了。」買氣這麼旺,一天就賣光光,因為價格實在太吸引人了,幾乎是附近原本價格的一半。購房者楊強容:「同期這邊房價是2萬,那邊的房子是多少錢?3萬3、4萬左右,3、4萬,差不多少個一半左右,少個一半左右。」除了價格之外,開發商在房型上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溫州房產協會會長陳騫:「當時是土豪的想法,覺得房子越大越好。」開發商以前主打大坪數的豪宅,現在已經推不動了,所以改成自住型的房屋,著眼在實質需求。溫州開發商柳海濱:「我們做剛需盤都是90平米(30坪)到140、160平米,大部分90平米(30坪)多為主,所以説那時候這個盤銷售量是很好。」去年他們的銷售業績非常好,所以今年他們還是準備拿土地繼續推案,對於溫州房價持續的下跌,開發商似乎並不擔心。房地產開發商嚴加華:「房價下來10個點,需求會放大50%,就是用10%換50%增量。」對建商來說,他們的土地成本加營建成本,差不多每平方公尺1萬5人民幣,即使用2萬的低價賣出去,還是會有相當不錯的獲利,倒楣的就是那些買在房價高點的投資客,想忍痛用腰斬的價格賣房,都還會被建商再砍一刀。

……..文章來源:按這裡


專家:春節後 上海房價仍看漲

中央社 – 2014年2月10日 上午11:58

(中央社台北10日電)雖然中共當局積極打房,但上海地產商近日根據春節短短4天售屋成交量是近4年最大的一年及其他數據研判,上海房價依然堅挺且看漲,土地市場應該非常瘋狂。

大陸財經媒體今天報導,上海中原地產最新監測報告顯示,馬年春節小長假期間(1月31日到2月6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市場成交面積為4823平方公尺,較蛇年春節小長假期間的成交量增加4.11%,雖然總量看上去微不足道,但仍是近4年成交量最大的一個春節。

大陸某品牌營銷總監特別提到,春節後上海房價依然會保持堅挺,「今年應該會立足在(人民幣)2.5萬元/平方米以上。去年的土地市場非常瘋狂,很多項目的售價至少要提升20%,才能有利可圖。」

上海中原地產統計,馬年春節期間,上海獲取預售證的新樓盤只有一個。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認為,春節向來是上海樓市交易的低潮期,今年的市場反應也很正常。不過,今年春節有開發商領取預售證,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開發企業正在積極備戰節後行情。

他認為,大陸2014年樓市調控方式可能進一步轉變,開發商需要採取更為機動的推建案策略。在此背景下,預計節後一、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將實現快速回升。

按21世紀不動產的統計,上海新房成交均價已連續第3個月超過每平方公尺2.5萬元。

某品牌房企營銷總監認為,上海2014年房價會維持在每平方公尺2.5萬元以上。他研判,上海今年樓市仍面臨明顯的供需矛盾,在沒有大的政策利空情況下,房價整體仍將維持在高位運行。1030210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