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大馬去年房市交易量跌 自用住宅年減14%

作者: 鉅亨網蘇嘉維 綜合報導 | 鉅亨網 – 2014年2月26日 下午6:45

根據大馬房地產評估服務局 (Valuation and Property Services Department) 表示,馬來西亞房市去年前 9 個月交易量下跌,經過房產專家確認後,確認房市正在降溫當中。

《The Star Online》報導,該部門表示,雖然交易數量下滑,但交易價格仍有上漲跡象。房地產評估服務局副局長 Faizan Abdul Rahman 指出,去年自用住宅部分目前占房市總交易量 64%,比前年同期雖減少 14%,但平均房價仍超過 30 萬馬元。

在商用房產部分,則比前年同期減少 22.3%,在工業與農業地產部分也分別減少 20%及 13.6%。

馬來西亞房市去年前 9 個月交易件數降至 28.082 萬,房市總交易額約近 1060 億馬元,相較 2012 年 32.8692 萬筆交易,交易總額高達 1070 億馬元,買賣數字有明顯趨緩,但交易總額卻無明顯走低。

針對大馬政府打房部分,國際房地產顧問公司 Rahim and Co (Selangor) Sdn Bhd 常務董事 Choy Yue Kwong 認為,打房政策目前確實有效遏止投機者,從銀行貸款買房,「打房效應正在慢慢發酵,且將對於投機效應造成顯著影響,尤其是依靠銀行貸款來買房的人。」

此外,他也認為房地產收益稅 (RPGT) 以失去遏止投機行為的效益,應該在房價仍處於低檔時祭出,才會有明顯效果。

顧問公司 CH Williams Talhar & Wong Sdn Bhd 常務董事 Foo Gee Jen 表示,目前大馬房市供需已失去平衡,豪宅市場已供過於求,且整體房市價格正處於高水位,「人們需要的是中低價位房屋」「未來建商將會被迫迎合這股趨勢。」

……..文章來源:按這裡


高房價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痛

作者: 鄭博文 | 旺報 – 2014年2月26日 上午5:50

旺報【鄭博文】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初,無所謂的「高房價」問題,住房問題呈現是居住品質與住房供應問題,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引進西方制度,將住房商品化,住房在質量均大幅改善,但並未對西方資本主義的「高房價」文明惡果的進行防制,演變成打房政策一直無法奏效,高房價問題成為中國大陸民怨首位。對照台灣從李登輝先生執政後期,放棄政府興建國民住宅政策,住宅供應全由私部門掌控,因此對房價變成無發言權,取而代之的是「住宅低利率」的購屋政策,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更助長房地產業者,毫無忌憚的「炒房、炒地」,近5年來的「高房價」問題讓台灣人民苦不堪言,也成為民怨第一名。

中國大陸的打房政策從2008年的「國十一條」開始,2010年的「國十條」 、2012年「新國十條」緊接在後,期間也提出「限購令」、「限價房」等措施,一次比一次嚴厲,但房價仍然持續飆漲,因此更積極在「十二五」期間要供應4500萬套住房為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想要把房價壓低,讓人民買得起、住得起,不讓人民抱怨。

台灣打房始於2011年「奢侈稅」及後續的住宅五法,但「奢侈稅」兩年執行期已屆滿,房價依然高居不下,這段期間政府配合住宅法新訂,也推出政府出面的「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但全台灣未超過5萬戶,杯水車薪,對房價依然沒有發言權,高房價一再破錶。

粗略觀察兩岸高房價問題與打房措施,發現中國大陸中央政府確實用心在打房,一波又一波,由於地方政府未必完全跟進,因此成效未現,因此進一步主動出擊供應4500萬套住房為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要來掌握房價發言權,但個人從目前反貪腐落網官員的財產,發現落網官員都有十來套房,顯示中國大陸房地產分配是大有問題,因此立意雖好的4500萬套住房,交到人民手上恐怕所剩無幾,因此中國大陸想要導正政府興建住房流入少數特權人士手上,台灣推動的房地產總歸戶制度是可借鏡,可杜絕特權人士一再染指政府興建住房,如此人民才有機會購房。

對照台灣無論中央政府或六都基本上都有「怠惰」情形,不願將手頭上公有土地來蓋「國宅」或「合宜住宅」,只曉得「賣祖產」來平衡預算,但一再賣地卻成為助長地價一再飆漲的幫凶,也成為財團五鬼搬運的工具,因此台灣各級政府應立下決心,善用各公有土地,運用公私合夥制度(PPP)廣建「國宅」或「合宜住宅」並規定這些住宅要再出售只能有政府買回,如此政府在房地產市場才會有發言權,房價才有機會回跌。

中國大陸「三中決定」很明確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體制仍然以「公有制」為主體,因此中國大陸政府照理可嚴格要求各房地產國企供應更多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來為人民服務,解決人民痛苦;對照台灣從李登輝先生執行後期開發,棄守政府興建國宅責任,加上放棄「漲價歸公」的土地增值稅累進稅率制度與大量房貸資金的投入,讓建商財團、房地產炒客大賺不勞而獲暴利,使得房價如脫韁之馬一再飆升,因此台灣政府當局應好好全面檢視目前多馬車各種打房措施,讓建商財團、房地產炒客無暴利可圖,但在六都大量興建公有住宅是抑制房價最直接有效方法。(作者為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文章來源:按這裡


北京房貸優惠 絕跡

作者: 記者黃欣╱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26日 上午5:55

工商時報【記者黃欣╱綜合報導】

繼興業銀行後,大陸銀行業者持續收緊房貸銀根。新京報報導,以北京來說,不僅首套房的房貸利率已取消任何折扣,光大銀行甚至還祭出以基準利率再上調5%的首套房貸利率。高漲的利率,讓大陸房貸族叫苦連天。

報導稱,多家地產仲介機構指出,春節前後各家銀行已悉數上調首套房房貸利率。以工、農、中、建、交為首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均將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春節前的8.5折貸款優惠已從市場銷聲匿跡。

鏈家地產的房仲人員更指出,從上月底開始,光大銀行的房貸利率更以基準利率再上調5%,堪稱銀行業最高房貸利率。以30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6.55%來說,光大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就要上升到6.8775%。不過光大銀行指出,上調5%還是針對個案而為。

報導稱,工行一位客戶經理表示,去年底該行就開始執行基準利率,貸款額度的審批也相當嚴格。招行北京分行也稱,目前該行房貸政策未繼續上調,以基準利率為主。

至於部分外資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則無畏打房政策,儘量維持9折左右的折扣優惠,包括恒生銀行及大華銀行都還有首套房的優惠政策,但折扣幅度已不多。

銀河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趙強表示,上週出現了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收緊房貸以及杭州個別樓盤大幅降價等負面消息,連帶影響市場對於房市崩盤的恐慌,地產股也紛紛暴跌。

不過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認為,房地產信貸政策的短期波動,並不意味著將會抽走房地產行業的全部資金。與其他行業相比,房地產行業的回報率仍然較佳,地產開發商出現頭寸週轉不靈的可能性不大。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房產股價跳水!拖累上證指數 2天挫4%

TVBS – 2014年2月25日 下午8:41

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這兩天出現了「房地產貸款要喊停」的謠言,這下子,有如對準了大陸70個大城市狠狠採下一腳的大地震,謠言的起因,是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房價調查,出現了函件的反轉跡象,在過去13個月來,大陸只有浙江溫州這個城市,逆勢下跌,後來多了廣東韶關這個都市,房價往下,但這次突然多出杭州、哈爾濱、包頭和山東、濟寧總計6個城市,在房價風向的70個指標都市中,不漲反跌,連北、上、廣這三大城,雖然維持漲勢,但是漲幅全面縮減,上海的房子,總價升幅在20.9%,大陸民眾對擁有不動產的需求,當然還在,可是房價反轉的跡象,第一次這麼明顯。

中國大陸的一線地產公司萬科,股價大幅度向下跳水,同樣的,招商地產、保利地產、金地集團,這些房地產類股在星期一狂跌了5%,週二再跌2%,拖累上證指數連兩天重挫了快4個百分點。大陸新聞主播:「A股房地產板塊昨天暴跌,帶動大盤整體下挫。」大陸股民:「杭州房價下來了,它們今天沒辦法了,就跳水了。」房地產類股會崩跌,主要是因為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房價資料,出現了非常不一樣的狀況,房價下跌的城市一下子增加了4個,原本70大城市中,只有溫州還有韶關下跌,現在包括杭州、哈爾濱、包頭、濟寧,房價都開始下跌了 ,還有牡丹江和徐州兩個城市,持平不再上漲,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漲幅也在縮小當中,專家認為,對房地產市場要開始警惕了。財經專家姚景源:「我們對三四線城市的風險,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和預判。」房地產類股下跌,市場謠傳有很多家銀行開始緊縮房貸,雖然沒有得到證實,但是房價下跌會造成銀行的抵押品跌價,未來如果緊縮房貸,其實也不意外。證券公司研究總監錢啟敏:「從房貸角度來講,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潛在因素,相關銀行從風險控制角度出發,做一定調整也是正常的。」雖然整體來說,房價的警訊已經出現,但是在全國首善之都的北京,買氣還是非常火爆,這是北京一個新建案的銷售中心,早上8點多就擠滿了人。建案銷售人員:「選房的客戶注意了,咱們9點整準時選房,一號在哪?(一號在這),一號過來。」現場有5百套房,想買的民眾有1千人,買到的機會只有一半,很多建案都是當天推出就賣光的「日光盤」。建案銷售中心人員:「肯定的,肯定日光啊,你看這種趨勢沒問題。」記者:「周邊幾個盤是不是都日光,我看昨天也開了一個。」建案銷售中心人員:「基本上全是日光盤我告訴你。」對於民眾有關房價可能發生變化的疑慮,銷售人員的回答,甚至有點不耐煩。建案銷售中心人員:「你覺得它能降嗎,北京它是屬於中國人首都,我跟您說,你就甭考慮了。」銷售人員的心態,其實是你不買,還有人在排隊呢!記者:「妳們怎麼不進去?」購屋民眾:「不讓進,300多號還不讓進,唉呀,房子沒買是最後悔的事。」購屋民眾:「這邊的房子最開始,地鐵裡的那個廣告,春天里12800元,我還說呢,什麼破地方1萬多,我還不如去郊區買房。」記者:「現在都弄到這排隊了。」購屋民眾:「都翻了1倍了,1年多、1年半。」即使每個城市都有它個別的影響因素,但也不可能毫無限制的上漲,整體來說,大陸房價已經出現警訊,加上去年土地成交旺盛,期今年房產供給還會增加,大家關心的房價轉折點,即使還沒出現,恐怕也快出現了。

……..文章來源:按這裡


警訊 陸70城市房價突現緩漲

作者: 記者郭芝芸╱綜合報導 | 旺報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5:50

旺報【記者郭芝芸╱綜合報導】

大陸70大中城市房價經歷各種調控,馬年開春,房價漲幅終於出現首次放緩!大陸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1月大陸70大中型城市房價漲幅,雖仍有69個城市延續過去漲勢,但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年增率從9.9%降至9.6%,這是過去1年半來房價漲幅首度放緩。

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陸樓市漲勢放緩,不僅「多頭」司令任志強改口警告,今年房價漲幅將大幅下滑,香港《南華早報》在稍早一篇評論也警告,繼香港樓市出現蹦級式(高空彈跳)降價後,大陸全國大面積出現樓市成交萎縮,「我們彷彿已聽到了冰山碎裂的喀嚓聲!」

4大城月增率回落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新建住宅價格年增率上漲的城市依舊達到69個,且房價已連續13個月上升,但年增率漲幅卻有所放緩,4大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比去年12月均有回落,分別為1.8、1.0、1.5和2.1個百分點;天津等31個二線城市同比平均漲幅比去年12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數據上看,1月70個大中城市月增率平均漲幅由去年12月的0.51%微降為0.49%,有25個城市月增率漲幅有所回落。其中,北、上、廣、深4大一線城市,月增率更出現回落,平均漲幅較去年12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兩建案接連大降價

而除了新建商品房價漲勢放緩外,70個大中城市的二手房價,月增率回落的城市也增多。資料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3個,持平的城市有9個,上漲的城市有48個。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指出,在部分城市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道、增加保障房供應下,房價延續漲勢趨緩的態勢,且另一方面,受到信貸政策收緊、庫存壓力等因素,成交量回落,導致部分城市房價漲幅進一步收窄。

房價漲幅首度放緩,似乎警告房市結束多頭時代,也敲響房市崩盤的警鐘。開發商此前大舉投資購地引發市場擔憂其流動性問題,而部分中小城市庫存較高的房企,疑慮未消,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房市打響降價第一槍,兩建案接連降價,破5折,引發老主顧砸店;而經濟發達區域的著名「鬼城」常州,也有開發商斷臂求生,掛出每平方米人民幣5千多元的建案。

……..文章來源:按這裡


新壽大眾電腦大樓 流標

作者: 記者蔡惠芳、彭禎伶╱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5:56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彭禎伶╱台北報導】

新壽昨(24)日公開標售內湖大眾電腦總部大樓傳出流標,使得2014年初以來商用不動產標售市場,成交金額竟然「掛蛋」。市場只能期待今(25)日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公開標售長春段底價56.8億元的70年地上權,及全球人壽底價32.97億元的淡海新市鎮土地兩大標售案,有機會「開胡」。

內湖大眾電腦總部大樓底價42.8億元,雖然事先有10多組人馬領取標單並實地查核,但昨日卻無人出價,確定首次標售流標。

新壽表示,暫時沒打算再度公開競標,是否洽特定人,內部仍要再評估;由於此棟大樓出售,主因金管會認為新壽在內湖投資大樓棟數過多、有集中度過高的疑慮,因此新壽才決定出售一棟。

儘管該案是少見的北市單一所有權的全棟辦公大樓,底價也算合理,卻依然流標。據最新調查,今年迄今,大型商用不動產公開標售案流標、延標的底價金額,累計已高達近300億元。

包括台北城南合作社底價6.9億元不動產、中信金松壽總部大樓210億元合建合作招商、全球人壽淡海新市鎮32.97億元土地,及大眾電腦大樓42.8億元等標售案。此現象令房地產業人士不禁大歎:「市場好悶!」

第一太平戴維斯總經理高銘頂表示,市場吹出一股異常的冷風,主要是受到房地產景氣攀上高峰、美國量化寬鬆(QE)減碼所帶來的可能升息疑慮,加上金管會祭出2.875%壽險業購買不動產租金報酬率上限等政策影響,商用不動產市場買盤趨於保守、謹慎。

高力國際董事李日寶表示,近期賣方釋出物件,來自政府公部門、金融壽險業的招商和求售,比往年要密集,顯示市場處分資產、求取現金的需求,相對湧現。

李日寶指出,預計今日登場的大型標售案,一個是台北市政府財政局標售長春段地上權土地,一個是全球人壽標售淡海土地。

其中今日開標的長春段地上權,最具「賣相」,上周富邦人壽董事會已通過競標大台北都會區地上權土地,外界預期花落長春段莫屬。

接下來,信義計畫區A25繼底價提高到240.87億元之後,已延標到3月11日截標。全球人壽則將標售淡海新市鎮4千多坪、底價32.97億元的土地,並且也將處分內湖廠辦園區「T.CBD」;另外,新壽還要處分高雄擔保品土地。

至於慶豐銀和中聯信託,昨(24)日公告,將在3/25公開標售總底價2.15億元的全台9筆不動產。排山倒海而來的標售案,使得第1季商用不動產市場競爭比往年激烈。

……..文章來源:按這裡


銀行收傘 房地產股暴跌

作者: 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5:56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受到大陸銀行暫停房地產開發商貸款業務、與1月份房價成長減緩等利空消息衝擊,大陸股市昨(24)日開低走低,房地產板塊更暴跌近5%,多家券商也開會討論房地產走勢。

上證綜指昨日下跌1.75%,以2,076.69點收盤,險些跌破2千點關卡,深圳成指更重挫2.68%,以7,542.53點作收。銀行暫停房地產相關貸款的傳聞,則被視為是引發大盤恐慌性暴跌的主因,共6檔房地產類股以10%跌停幅度收盤,就連保利地產、萬科A等大型建商的跌幅也超過6%。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福建興業銀行已經收緊甚至暫停部分房地產的貸款業務,並要求關注房地產風險,就連交通銀行、中信銀行也傳出類似的規定,使得大陸多家券商在上個周末分別舉行會議討論房市走向。

21世紀報道引述券商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說法表示,的確有銀行要求在今年3月底以前暫停房地產供應鏈金融業務、夾層融資業務、房地產開發貸款,但預估其他銀行跟進的可能性很低。

華爾街日報引述莫尼塔投資發展(CEBM Group)的分析,投資人認為銀行收緊放貸,是對房地產行業可能下滑的預防措施。

大陸官方昨日公布的1月份房價也出現漲幅減緩的現象,顯示房價上漲的動能正在消退。

路透指出,今年1月份大陸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的平均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9.6%,連續13個月上升,卻是2012年中以來首次出現漲幅減緩,加上相關貸款持續偏緊、部分地方加大調控政策等因素,使得市場普遍預估房價上漲的動力將有所減弱。

……..文章來源:按這裡


中國新屋價格成長稍見趨緩 利空消息重擊股市

作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 鉅亨網 – 2014年2月24日 下午12:15

《CNBC》報導,中國新成屋市場價格的增幅,在 1 月略微緩解,由去年 12 月年增 9.9%,1 月分數據為年增 9.6%,顯示全國火熱的房地產稍見穩定。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以年度數據為基礎,大陸 70 個城市有 69 個價格上揚。上海房產價格年增 17.5%,低於 12 月分的 18.2%;北京房價在 1 月較去年同期上揚 14.7%,也低於 12 月分的 16%。

中國房價的緩解,主要自 2013 年後半年開始,顯示當地政府各種緊縮措施,像是提高第 2 套房的最低首付,還有承諾提供更多土地來興建住宅,可能已發揮作用。

不過今天衝擊滬深股市最大的新聞,在於主要開發商如萬科等公司,出現不小的損失,房地產的利空,使得上證指數早盤跌逾 2%,港股受到拖累,也下跌超過 1%。另一方面,媒體更報導,由興業銀行帶頭,一些銀行已開始收緊房地產貸款業務,更打壓了市場人氣。據《路透社》報導,已有幾家銀行出面否認。

中國是否將採行進一步行動,打壓仍然過熱的房價?市場目前關注下周召開的兩會,可能會發布打房的相關細節。

……..文章來源:按這裡


亞股盤中─陸新成屋價格趨緩 恐慌賣壓出籠 多數市場走低

作者: 鉅亨網羅力元 綜合外電 | 鉅亨網 – 2014年2月24日 下午1:10

中國新屋價格增幅趨緩,投資人恐慌反應在股市上,亞股周一(24日),陸港股承壓,多數市場亦走低。

中國新成屋價格的增幅在 1 月略微緩解,去年 12 月年增 9.9%,1 月為年增 9.6%。

主要地產股價走低,出現不小的損失,房地產的利空,使得上證指數早盤跌逾 2%,香港恆生指數亦受牽連跌 2.31%。

根據《彭博社》報導,華西證券分析師魏巍認為,房價雖然仍處在高價,相關產業可能已經進入修正期。房地產業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因此可能影響總體經濟成長率。

亞洲其他市場多數時間走勢承壓。受到獲利了結賣壓影響,銀行類股走低,日經225指數目前走低,報14677點,跌1.27%;澳洲S&P/ASX指數跌 0.14%。韓國KOSPI指數跌 0.44%,報 1949 點。

日本主要走低金融類股:瑞穗金融集團(8311-JP)跌 1.4%,三井住友金融集團(8316-JP)跌逾2%,野村控股(8604-JP)跌幅 2.24%,大和證券(8601-JP)跌 2.6%。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調高金融服務公司ORIX (8591-JP) 評等,股價一度走高,漲幅約 2%,目前也難逃跌勢,跌近 1%。

……..文章來源:按這裡


打房見效 陸1月房價漲勢減緩

中央社 – 2014年2月24日 上午11:45

(中央社台北24日電)中國大陸一線城市今年1月新屋價格漲勢減緩,主要因地方政府實施打房措施及銀行緊縮貸款。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聲明,廣州和深圳1月房價年增19%和18%,上漲速度為去年7月以來最慢。北京房價上漲15%,為8月以來最慢,上海漲17.5%,為9月以來最小幅度。

大陸至少10大城市,其中多數為省會,已自11月起緊縮房地產政策,深圳、上海和廣州等主要城市已將第2套房首付比例由60%提高至70%。

大陸總理李克強自去年3月掌權以來延緩推出更多國家政策,以抑制房地產市場過熱發展。

根據今天數據,在政府追蹤下的70個城市1月房價有69個較去年同期上揚。1月有62個城市較上月上漲,相較12月的65個。

民間數據也顯示大陸住宅市場有降溫跡象。大陸最大房地產網站─搜房網(SouFun Holdings Ltd.)指出,1月房價年增11.1%,上漲速度減至1年以來最慢。(譯者:中央社徐睿承)1030224

……..文章來源:按這裡